校园动态

管工学院:学科竞赛展佳绩 奋楫扬帆续华章

时间:2024-01-09浏览:10

2023年11月,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管工学院学子斩获全国一等奖3项,该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创办的A类赛事。管工学院自2010年起持续组织师生参与该项赛事,经历13年来的辛苦耕耘,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项,获省级一等奖16项。连续7年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奖项,连续9年获得安徽省一等奖,连续5年获得安徽省智能车竞赛优秀组织奖。

一直以来,管工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安财新经管”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学生学科竞赛工作,形成了以学科竞赛驱动高水平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自2019年以来,院学生共参加了155项各级各类赛事,获得国家级奖项122项、省级一等奖84项,获得各级各类奖项共计11522项。其中,国家级A类赛事一等奖7项B类和C类赛事一等奖11项省级A类赛事一等奖12项 B类赛事和C类赛事一等奖72项。

完善顶层设计,创优竞赛环境

按照学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学院积极探索构建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国家级、省级、校级和A、B、C三级三类实施体系,不断完善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开展模式,构建知识探究、能力提升、素质培养、人格养成的“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念,分类分层组织开展相关竞赛活动。

学院制定了《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法》。从竞赛组织程序、竞赛宣传与竞赛团队管理等方面,为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造公平规范的竞赛环境,保证学科竞赛的有序进行。学院出台了《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对于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予以支持,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学院成立了程序设计学科竞赛指导中心、数据赋能学科竞赛指导中心、信息技术学科竞赛指导中心和智能控制学科竞赛指导中心4个学科竞赛团队。通过组建团队,有效提升教师学科竞赛指导水平量。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质量工程项目,以期用项目支持、孵化学科竞赛。对于没有项目支持的团队,学院多方筹措经费,给予资金支持。学院实验实训中心为参加学科竞赛的团队,做好参赛场地等保障服务 

发挥专业优势,深耕竞赛品牌

通过多年积累,管工学院各个系部都在努力打造各专业的学科竞赛品牌。电子信息工程系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安徽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科学系组织学生参加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大赛、全国财经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工程管理系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和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各系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相关领域的学科竞赛中深入探究,打造出一条适合自己专业特色的学科竞赛之路。

竞赛指导老师长期关注相关领域赛事动态,熟悉赛事流程,帮助学生分析不同比赛的侧重点和难点,根据相关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帮助学生选取适合的比赛。有的竞赛指导老师同时担任本校计算机爱好者协会指导老师,通过该协会,发挥学生传帮带作用,将参赛方法、知识和信心不断传递,打造品牌团队,保证团队的持续性,为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级奖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拓宽信息渠道,跑出竞赛“加速度”

学院教学办及时将学校教务处网站创新创业模块更新的学科竞赛赛事转发给教师和学生,为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延伸了信息触角。通过拓宽信息主渠道,让学生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并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竞赛中。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学生也更加明确了自己需要提升的知识和能力,提升了学习的针对性,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提升了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等多项能力。学科竞赛的获奖也提升了学生的智育成绩,助力学生升学深造。近年来,学院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和“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竞赛获奖的同学被陆续保送到中国海洋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

优化课程设计,推动“竞教”共建

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了解学科竞赛中学生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进而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有些指导教师还为学生参加特定的学科竞赛开设了专门的开放性实验课程。电子信息工程系的武凌老师等人,在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大赛过程中,开设了竞赛培训课程,分2个学期进行竞赛培训,包括《初级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竞赛培训》和《高级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竞赛培训》,连续5年的开放性实验课程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欢迎。

促进学科交融,打造多元化竞赛团队

无论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综合性赛事,还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专业赛事,都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学院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团队的组建。一方面,团队成员会选择一些不同专业的同学组队。2023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企业运营仿真竞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荣获2项金奖的队伍,一支团队由管工学院、金融学院的学生组成,另一支团队成员来自工管学院、统数学院和国贸学院。跨专业的学生组队,更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专业优势互补,在比赛中更具有综合竞争力。打破专业壁垒,学生自由组队。另一方面,在团队组建过程中,注重不同年级学生的组合,形成“以老带新”的模式。学科竞赛优异成绩的取得,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一支合理、科学的团队结构是集体项目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管工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竞赛为抓手,赋能高质量人才培养。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学院将奋楫扬帆逐浪行乘势而上再出发,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以学科竞赛为纽带连接起来,达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效果。 

(撰稿:管工学院 江梦蝶 魏瑞斌;审核:管工学院 戴道明)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