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对接活动在蚌举行

时间:2018-07-28浏览:72

728日,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对接活动在蚌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巡视员宋毅,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储常连,安徽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丁忠明,安徽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蒋德勤、院长李震,蚌埠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晓静,安徽科技学院副院长郭亮,凤阳县县委书记徐广友等出席启动仪式。来自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90所高校的109个创新创业团队代表及企业家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大赛由教育部主办,安徽省教育厅、蚌埠市人民政府承办,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凤阳县人民政府协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的回信精神,引导更多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鼓励他们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引导他们走进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接受思想洗礼、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春力量。

启动仪式上,宋毅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对承办和支持本次活动的相关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对即将踏上红色筑梦旅程的同学们寄予美好祝愿。他希望广大参赛学子珍惜机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者和圆梦人,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他指出,“青年、红色、筑梦”是本次活动的三个关键词,也是活动的核心要义。要以青年为主力,造就一支敢闯会创的生力军;要以“红色”为主题,上好一堂全国最大的高校思政课;要以“筑梦”为主旨,把“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宋毅强调,“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不是短期活动,要建立创新创业团队和农村脱贫的长效对接机制,真正搭建青年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广阔平台;高校要通过多种形式,推出一批帮扶品牌新项目,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企业家、投资人要为大学生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和帮扶指导,助力青年实践创新、建功立业;青年学子要以扎根中国、心怀天下的使命与担当,勇立时代潮头,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人生华章。

储常连代表安徽省教育厅向教育部、各省(市)教育厅、全国各高校和长期以来对安徽高等教育给予关心支持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向参加对接活动的各位企业家、媒体代表、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部署,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大赛对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表示,本次活动对弘扬小岗精神、宣传改革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乡村振兴和助力扶贫脱贫具有非常突出的代表意义,希望蚌埠市和安徽各高校要为项目对接创造条件和便利,确保能对得上、接得好。

会上,张晓静、徐广友分别发表讲话。教育部、省教育厅、蚌埠市、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凤阳县等领导共同按下启动球,标志着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安徽)活动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参会领导与各高校师生代表共同参观了创新创业项目展和大包干纪念馆,倾听大包干故事,回望改革之路。

下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对接活动(安徽)举行项目路演。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周加来,安徽科技学院副院长郭亮和各团队代表、对接项目代表等观看了路演。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汤仲胜发表讲话。参与路演展示的15个项目,涵盖了“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公益创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文化创意、“互联网+”现代农业和“互联网+”社会服务等多领域多门类的项目类型。路演展示后,20个“红色筑梦之旅”对接项目在现场进行了签约仪式。

据悉,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初赛复赛时间为6月至9月,10月中下旬进行全国总决赛。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3级赛制。本次大赛增设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同时增加奖项。主赛道进入全国总决赛现场比赛的项目数量从上届的120个增加到150个,金奖从30个增加到50个,银奖从90个增加到100个。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自2015年以来已举办3届,累计有225万大学生、55万个团队参赛。

(撰稿:党委宣传部 项鑫;摄影:图信中心 江和平 党委宣传部 项鑫;审核:党委宣传部 金再华)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