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内涵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

时间:2012-05-28浏览:843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高等教育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愈发明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教育专题规划》、《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等的颁布实施,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和要求。我省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描绘了更加宏伟的蓝图。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我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明显提升,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学校的关注度、美誉度、支持度日渐提升,发展的原动力和助推力越来越强。广大师生员工思稳定、重创新、求发展的情绪饱满,在全校已形成人心思进、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作为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唯一一所多科性财经大学,学校立足安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舞台将更加广阔。

同时,学校发展面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国内一流和高水平大学拥有品牌、资源、区位等综合优势,在办学中仍将处于强势地位;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发展势头强劲;学校地处非省会城市,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难度仍然较大;学校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发展面临的资金压力仍将存在;传统学科优势已不再明显,正面临越来越多兄弟高校的多层次竞争。

按照国家和安徽省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学校针对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总体目标。即稳定办学规模,以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核心,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学科优势突出,其它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成为服务安徽地方经济社会与合作社行业发展的思想库、智囊团和人才高地。

“十二五”期间,为了实现“坚持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和任务,《安徽财经大学“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和第五次党代会明确了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即:

坚持不懈地推进“申博工程”,力争在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等优势学科领域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努力提升学科整体水平。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使优势学科接近或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重视基础学科、蓄势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形成资源共享、相互关联、特色和优势明显的学科群。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改革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推进“一本”招生工作,力争实现在全国全覆盖。深入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大力发展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大力加强学风建设,营造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积极开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并将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积极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不断产出重大项目和科研精品。围绕国家、区域、行业和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大力推进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政产学研用合作,构筑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及科研院所战略联盟;重点围绕打造“三个强省”,皖江示范区、合芜蚌试验区、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加快皖北发展等战略,加强横向课题研究。加大科研投入,加强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服务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应用性研究,着力提升科研服务社会的贡献度和影响力。

着力造就高层次领军人才。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和提高。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社会资源办学,不断增强自我发展动力和活力。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具有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和浓厚学术氛围、优美校园环境、丰富文化生活的安财文化,不断提高学校软实力。

未来五年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全体师生员工一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强化办学特色,突出比较优势,努力使学校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有一个新的提升。为此,学校各部门必须始终把质量立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把人才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把特色兴校作为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把开放办学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方针,把和谐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保障,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推进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步伐。

(党委宣传部 王龙建审核)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