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合作社创新发展主题论坛

时间:2012-05-21浏览:690

519下午,合作社创新发展主题论坛在我校东校区视频会议室举行。

副校长张庆亮,山东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山东省供销社原主任白志刚,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孔祥智,我校科研处处长宋思根、金融学院院长潘淑娟、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院长欧阳仁根,中国人民大学农村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河北灵寿县供销社主任时兵江,新华社高级记者、《�t望》周刊原总编辑陈大斌等参加了论坛。

张庆亮在致辞中表示,我校建校五十多年来,与合作经济、合作社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他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和领导在交流中,对我校合作经济事业发展的具体状况给予指导。

白志刚针对中国目前合作经济发展的概况,从合作社目前应解决的问题、发展合作社经济面临的基本问题、发展合作社的路径、发展农村合作社的策略、发展农村合作社的时机等方面作了发言。

孔祥智在讲话中介绍了合作社有日韩台的综合性和欧美国家的垄断型两大种类,并对欧美国家的合作社垄断经营作了详细介绍。合作社就相当于一个企业,其发展方向是信贷合作社,其原则是著名的罗虚戴尔原则。罗虚戴尔原则从最开始的八大原则逐渐演变为十一项原则,对待罗虚戴尔原则要坚持和发展,并在其原则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的合作社体系。

潘淑娟结合金融学院实际,针对合作社研究合作金融,即农民信用合作社信用机制、农村金融供求机制、农村信用合作机制,她表示要发展农村金融,风险、收益、成本三者要实现均衡。农村经济密度小、融资难度大,同时面临着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和法律救济风险的威胁,所以农村要发展金融,农村合作社则要建立农村供求机制,降低成本、控制风险。她强调农村经济风险防范意识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断创新,要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注意让政府参与其中,创建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农村专业信用合作社要资金互助,担保合作,在双重开放条件下不要搞一刀切。

马九杰在发言中指出,合作金融多种多样,要有限发展合作金融,担当其对合作金融机构责任的挑战,提高监管能力。合作社的初衷是降低风险,但是注意防止监管增加的负担。对于合作社创立和组建本身,合作社组织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还值得思考。

欧阳仁根针对“三社一会”即基层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和行业协会,表示合作社的本质是国际合作运动,以服务社员为宗旨,是满足社员需求和社会需求的互利性社团。他认为,合作社的基本制度设计就是保护社员对合作社的利用,即合作社员与合作社的贸易,是社员交易构成合作社与其他市场主体的最主要的区别。

时兵江根据自己主政一方的实际经验,指出乡镇供销合作社要做到供销一体,就要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土地问题、人员问题、发展问题、政策问题是其主要制约因素。他还指出,针对土地流转、土地承包,如果思想到位,资金不是大问题,但是目前还缺乏规范政策的扶持。

张庆亮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围绕合作社、合作经济的发展,此次论坛全面指出了合作社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对三农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目前供销系统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农业发展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合作社还要注意很多的误区。他强调,尽管目前我们做得远远不够,但我们要不断努力,为供销社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发展学校特色。他将此次论坛概括为“关注现实,创新理论,成就社员,服务社会”十六字同与会代表共勉。

(党委宣传部 王龙建审核)

 

 

(摄影  张晴)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