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贵在无私与坚持

时间:2012-03-29浏览:501

奉献,贵在无私与坚持

――我校关工委委员、办公室副主任马功臣的感悟

 

我退休已经十多年了。刚退休那阵子,有人邀请我当私立高中校长,许诺月薪三到四千元,我婉言谢绝了;还有人建议我到南方打工,或到企业搞管理,或到学校教书,每月至少挣四、五千元,我也没干。我想,人老了,退休了,孩子们的翅膀也都硬棒了,退休金也够我用的,还是清心寡欲,在家颐养天年吧。后来学校离退休工作处的领导推荐我参加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的“五老”报告团,说是没有报酬、尽义务、无私奉献。我自愿并且很高兴地参加了“五老”报告团。通过一段实践,提高了对关心下一代事业的认识,工作积极性也高了,按照校关工委的工作计划和要求,及时地到学院给学生作报告、讲党课。为了工作需要,我又担任了校关工委委员、办公室副主任、学生党建指导组成员,还兼任“五老”报告团办公室主任。工作多而杂,任务繁且重,但我乐于干,并且决心干好,因为这符合我的心愿。我的心愿就是要把我的一切,包括知识、能力甚至生命,都贡献给党,贡献给国家和人民。我出身于一个贫苦的依靠租种地主家土地的佃户家庭,从小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那时候连做梦都想上学读书,但根本上不起学。解放后,我家翻了身,分得了土地,我也得到了上学读书的机会。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我都享受高额助学金,学校还经常给我困难补助,买些学习和生活用品。我的一切都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给的,所以我决心把我的一切都贡献给党和国家,贡献给人民教育事业。校关工委为我搭建了奉献余热和真情的平台,我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关心下一代事业之中。我曾在一首述志诗中这样写道:“不图财富高如阜,但愿人生灿若金。”这就是我的人生价值取向。

随着实践活动的丰富和经验的总结与积累,我对关心下一代事业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了。关心下一代事业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因此关心下一代,培养下一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共产党人,更应该自觉地满腔热情地担当起这项义不容辞的任务,为党分忧,为国奉献。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每个公民都在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自己的奉献。但是,奉献,最可贵的是无私、是坚持。

我要无私奉献。无私奉献并不是一句空话;无私奉献必须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下一代服务;作为校关工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还要全心全意为关工委委员、“五老”报告团老同志服务――为老同志服务也是为下一代服务。校关工委和“五老”报告团的老同志,家住得分散,为了把有关文件、资料及时地交到他们手上,做好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准备,我都是在下班的时候送到他们家里。有些老同志为准备讲稿,找我商量,我总是热心地同他们一起研究、提供资料,有时还帮助他们修改讲稿。办公室工作人员是实行坐班制的。我每天上下班,都能碰到很多老熟人,经常有人问我:“你坚持上下班,每月给你多少钱?”我理直气壮地回答:“不给钱,是尽义务,无私奉献!”有的人就说:“这个年头,有干活不给钱的!”干活就得给钱,干一分活拿一分钱,这是雇佣观点。我们不是雇工,我们是关心下一代的志愿者,是下一代的“孺子牛”。我们虽然有上下班制度,但是,我的很多工作,比如拟订工作计划,写工作总结、会议材料,编写简报等,大都不是在上班时间,不是在办公室里,而是在双休日或下班后在家里完成的。因为妻子在外地,家中只有我一个人,很安静,利于集中精力思考问题。20076月和10月,我负责编辑57篇文章的《关工委宣传材料汇编》和33篇文章的《全国部分高校关工委工作经验交流与研讨会专集》,日夜奋战。有一个星期日,我在家里审阅和修改稿件,由于思想高度集中,儿子、女儿和外孙女打我的手机(这时手机就放在案头),打了10多次我都没听见;外孙女跑来敲门,我也没听见。后来他们怕我出什么事,集体跑来狠劲敲门,这时我才听见,给他们开了门。他们见了我,才把紧提着的心放了下来。在家里写材料、改文章,这是经常的事情。

奉献,还贵在坚持。毛泽东同志曾告诫我们,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辈子做好事,就是要终身奋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不服老,但是不服老不行,越来越感到体力、精力、智力与活力远不如前了,几年前就已进入“三高人群”了,血压最高的时候是180/110,最低时也是160/100。去年初,双膝疼痛,严重时不能走路,特别是不能上、下楼。经检查,双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增生,左股骨下端骨髓水肿等,是患了退行性关节病,我还是坚持上、下班。为了不影响工作,我向校关工委提出申请,辞去校关工委委员、办公室副主任、“五老”报告团办公室主任职务。但是未获批准,领导要我坚持干。我在想,我们校关工委主任彭鹏同志年高八十了,还为关心下一代事业操劳,我比他老人家小多了,虽然腿疼,头脑还清醒,怎能不干呢?我决心继续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我不仅一如既往地把办公室的工作做好,还注意深入基层总结经验,探究办公室工作的规律,提高自觉性和创造性,真正发挥参谋者、实施者、联络者、研究者、协调者和服务者的作用,把办公室建设成为老同志之家,校关工委的指挥中心。

我青年时代学的是师范专业,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我热爱并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教育与青少年有着天然的联系。所以我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以实际行动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锻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徇丽光彩。

最后,赋诗一首,与从事关心下一代事业的老年朋友们共勉:

既当公仆敢息肩?人老退休心不闲。

从事关工酬夙愿,燃烧日月渡天年!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