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报道我校挂职团干罗节事迹

时间:2011-11-25浏览:1516

《安徽日报》1123C3版以“用一年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为题,对我校挂职团干罗节进行了重点报道,现将内容转载如下:

用一年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

一段终生难忘的燃情岁月

“刚刚到安岳的时候,一个人孤单地走在大街上,看着别人一家三口从身边走过就想念自己的孩子和家人,想着即将面临的陌生同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内心一阵惶恐,特别想马上回到熟悉的学校。 ”安徽财经大学赴四川安岳县挂职的女团干罗节说。

在安岳的十一个月里,罗节坚持每天写工作日志:217上午鸳大镇五凤村看望留守学生;316周礼镇调研;42参与 “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安岳同发展”团课讲解……厚厚的两本日志,记录下了罗节在安岳工作的每一天。

每次下乡,罗节总是抽出时间陪留守学生一起玩耍,带上学习用品看望孩子们,对困难的留守孩子她还会悄悄地从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塞给孩子。她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孩子们,孩子们有什么开心、不开心的事情都会给罗阿姨发短信。

6171000多,准备回家探亲的罗节正想像着明天中午就能见到女儿的美好场景,这时手机短信提示音接二连三地响起,打开一看,内心一下紧张起来。这是罗节曾经调研过的周礼中学一个初三学生,因中考没能上重点中学分数线,内心充满愧疚,无法走出自责的阴影。多年的高校学生工作经验让罗节立刻意识到这样的孩子如果没有人及时引导,最容易做傻事。罗节马上给她回复了短信,来回了十几条短信后,孩子才勉强平静下来。

然而,那一晚,罗节失眠了。她知道这个留守孩子急需有人关爱和开导,但是家中的女儿也思念着妈妈。怎么办?第二天一早,罗节来到车站,坚定地坐上了开往周礼镇的车。当她出现在女孩面前时,孩子感动得落泪了……返回的路上,充满欣慰的罗节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向留守在家、盼望见到妈妈的自己女儿说声“对不起”。

安岳县是四川脑瘫孩子救助的试点县,第一次见到脑瘫孩子时,罗节心疼不已,更为脑瘫孩子家庭不堪负担而痛心。她下定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项惠民工作做好做实。她和同事们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认真落实每一项工作。每一批孩子离开安岳去成都手术前,她都冒着酷暑前去送行。孩子们在成都治疗期间,一有机会她就去看望。在罗节和同事们共同努力下,救助脑瘫孩子的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目前已有17名患儿成功接受手术治疗,有3名患儿正在康复治疗。从陌生到熟悉,从被动到主动,从责任到感情。 “回顾这大半年挂职的日子,我觉得自己就像办公室窗外的树,从嫩芽、树叶再到果实……我会珍惜余下的挂职时间,这是我终生难忘的时光。”罗节说。(张岳)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