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11月23日C3版以“用一年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为题,对我校挂职团干罗节进行了重点报道,现将内容转载如下:
用一年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
一段终生难忘的燃情岁月
“刚刚到安岳的时候,一个人孤单地走在大街上,看着别人一家三口从身边走过就想念自己的孩子和家人,想着即将面临的陌生同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内心一阵惶恐,特别想马上回到熟悉的学校。 ”安徽财经大学赴四川安岳县挂职的女团干罗节说。
在安岳的十一个月里,罗节坚持每天写工作日志:
每次下乡,罗节总是抽出时间陪留守学生一起玩耍,带上学习用品看望孩子们,对困难的留守孩子她还会悄悄地从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塞给孩子。她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孩子们,孩子们有什么开心、不开心的事情都会给罗阿姨发短信。
然而,那一晚,罗节失眠了。她知道这个留守孩子急需有人关爱和开导,但是家中的女儿也思念着妈妈。怎么办?第二天一早,罗节来到车站,坚定地坐上了开往周礼镇的车。当她出现在女孩面前时,孩子感动得落泪了……返回的路上,充满欣慰的罗节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向留守在家、盼望见到妈妈的自己女儿说声“对不起”。
安岳县是四川脑瘫孩子救助的试点县,第一次见到脑瘫孩子时,罗节心疼不已,更为脑瘫孩子家庭不堪负担而痛心。她下定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项惠民工作做好做实。她和同事们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认真落实每一项工作。每一批孩子离开安岳去成都手术前,她都冒着酷暑前去送行。孩子们在成都治疗期间,一有机会她就去看望。在罗节和同事们共同努力下,救助脑瘫孩子的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目前已有17名患儿成功接受手术治疗,有3名患儿正在康复治疗。从陌生到熟悉,从被动到主动,从责任到感情。 “回顾这大半年挂职的日子,我觉得自己就像办公室窗外的树,从嫩芽、树叶再到果实……我会珍惜余下的挂职时间,这是我终生难忘的时光。”罗节说。(张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