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等网络媒体报道我校承办的国贸专业协作委员会会议

时间:2010-09-16浏览:1939

 

新华网、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新闻网、人民网等网络媒体报道了我校承办的第三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协作委员会会议。现将新华网刊登的内容全文转载如下:

 

由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协作委员会主办,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协作委员会会议日前在安徽省黄山市隆重召开。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安徽大学和安徽财经大学等32所高校的80多位长期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面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越来越面临同质化倾向严重、就业压力加大的挑战,与会专家和学者提出办学要优化层次结构、突出培养特色、提高人才质量。

一、优化层次结构

目前我国的高校分类缺乏系统性,各个高校在自身的层次定位上也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而是一味追求上层次、高水平。因此,有必要用一个明确的标准,对于大学进行系统分类,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不同层次高校培养的人才类型和培养要求。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张永安教授指出,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普及化背景下,其人才培养面临着重新定位的问题。什么样类型(层次)的高校培养什么样类型的人才必须定位准确,体现在课程体系上,不同类型(层次)高校的相同专业应有所不同。高校教师尤其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教师其使命应当重新定位。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邢孝兵博士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分为三个类型:一是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研究人才;二是国际贸易管理人才;三是国际贸易实务人。综合性大学和研究型的财经类高校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地方院校和职业院校以培养具体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专门人才为主,一般的财经类高校以贸易管理人才的培养为主。

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学校必须走差别化建设和特色化发展道路,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在一部分有实力的高校仍然保持传统的小规模精英教育,致力于满足国家发展战略和原创性研究需要的同时,一般性的财经类高校、地方院校和职业院校应该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重点致力于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

二、突出培养特色

不同层次的高校,其培养的人才类型和培养要求应该各具特色。研究型大学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特别强调人才的创新能力;虽然一般的财经类高校培养的贸易管理人才和地方高校、职业院校培养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都是应用型人才,但前者强调实践能力,后者强调操作技能。会上,许多高校介绍了各自在突出培养特色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王晋斌教授总结了研究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他指出,有效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架构应该包括:厚基础和宽口径、重实践、重科研和国际化四个方面。他还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在这几个方面的具体做法。

作为一所一般性的财经类高校,江西财经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张曦凤教授介绍了江西财经大学以职业特质为导向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大学生的兴趣、志向,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规划指导,对不同培养规格档次的人才分类进行培养方案设计,实施不同的课程体系和提出不同的培养要求,从而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

不同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必须符合其学校的层次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类型。因此,对高校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促进高校进行合理定位,是促进高校办出特色的前提。

三、提高人才质量

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应该内生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教学总体成果反映。因此,各位专家所介绍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经验和看法,也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双语教学、国际合作办学等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王健教授把实践教学提升到战略高度,认为实践教学是一种人才培养战略,实践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技能是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实践教学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与学生在校学习的教学过程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活动应该与教学设计融为一体。

中央财经大学贺培教授介绍了中央财经大学如何通过中外合作教育项目实现学科专业的复合设计、中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应用、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以促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复合型和国际通用型人才的培养。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万红先教授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为例,总结了安徽财经大学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创新、以及科研促进教学三个方面探索的经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佘群芝教授分析了双语教学在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由于各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领域的诸多问题形成了共识,交流了经验,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现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的办学格局,以更好地满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而形成的层次不断提升的国际经贸人才需求,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关报道链接:

新华网:http://www.ah.xinhuanet.com/news/2010-09/16/content_20918895.htm

中国经济新闻网:http://www.jjxww.com/html/show.aspx?id=175602&cid=1

中国新闻网:

http://www.ah.chinanews.com.cn/Article/anhuikexuefazhan/201009/32322.html

人民网:http://ah.people.com.cn/GB/channel2/15/201009/16/209399.html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