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道:《代响玲:轮椅上青春依旧飞扬》

时间:2010-06-10浏览:1230

她自立自强,学会轮椅上的生活;她努力进取,凭毅力考上大学;她励志成才,获得200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她乐观豁达,渴望创立自己的残疾人学校,让更多的残疾人在这里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奉献社会――

代响玲:轮椅上青春依旧飞扬

本报通讯员 刘青元 佛冉

 

这是一间不超过20平方米的房间,里面的陈设很简单:两张单人床,一个简易的柜子,一张写字台,一把椅子。这就是代响玲在大学里的家了。

走进房间时,代妈妈正躺在床上,看见笔者来了,笑了笑,随后起身出去了。代响玲说,妈妈害怕接受采访。房间太小,椅子不够,她转动着轮椅,整好床铺请我们坐在床上。

代响玲,固镇人,今年20岁,是安徽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一年级学生。10岁时,因为一场车祸失去双腿。她自立自强,学会轮椅上的生活;她努力进取,凭自己的毅力考上了大学;她励志成才,获得200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她乐观豁达,渴望创立残疾人学校,让更多的残疾人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从被动接受社会温暖到主动奉献社会以及感恩社会。

她,因车祸永远失去了双腿

灾难在2000年新春就要来临的时候降临。那天,妈妈带着10岁的她去镇子的西边赶集。那时,有一条南北向的铁路把镇子隔为东镇和西镇。集贸市场在西镇,东镇的人要赶集,必须经由地下通道到西镇。可是刚下过雨,地下通道里积满了水,行人纷纷穿越铁道,妈妈就带着她准备从上面过去。当时有一列火车停在那里,妈妈和邻居在聊天,并没有注意到她。“当时有一个声音在喊,让我从火车下面穿过去”,代响玲说,“于是我就俯下身子,想从火车底下钻过去,火车却突然开了。”

等她醒来的时候,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永远地失去了双腿。住院的两个月里,每天都是输液、打针、换药、包扎,针眼多得无法计数。换药的时候,痛得让她泪流不止。

生理上的伤痛事小,最无法接受的,是失去了双腿。“当时感觉不是真的”,代响玲说,“我流着泪对妈妈说‘我的腿没了’,妈妈哭得很厉害。”那阵子,“耳边总像有火车轰鸣的声音,我害怕极了。”

她,忍常人所不能忍

出院的时候,爸妈骑着家里破旧的三轮车来接她。十多里的路坑洼不平,颠簸得厉害。对于刚出院的代响玲来说更是一种煎熬,因为每一次颠簸都带给她身体上剧烈的疼痛。之后求学的日子里,爸妈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接送她上、下学。

重新回到学校,她已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蹦跳玩耍,常常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教室里。代响玲说,“其实那时最痛苦的是妈妈,我常常看到她躲在角落里抹眼泪,我知道我应该乐观起来,不让妈妈担心。其间有很多好心人给我讲张海迪阿姨自学成才的故事,我为她的事迹感到震惊:原来,大千世界中不幸的并不只有我一个人;原来,从不幸中也可以创造出不平凡来!我重新燃烧起对新生活的希望,发誓要好好学习,不再让妈妈流泪,更不要让那些关心我的好心人失望。”

求学中最困难的事并不是行动上的不便,而是上厕所。代响玲每天都忍着少喝水,人们眼中最普通的水在她眼里却是种奢侈品,因为那会增加她上厕所的次数;她还经常不吃早饭,有时连午饭也不吃,还是为了减少上厕所的“麻烦”。特别要上厕所的时候,还努力地忍着,像这样的状况,她不知克服了多少次。

久坐之余,她时常感到头痛、眼睛出水雾。关节部位、旧伤口也时常剧烈的疼痛。这些精神和肉体上的痛一直折磨着她。她在日记中写道:为什么老天要一次次的摧毁我的健康?我只是想快乐的学习,为什么要夺走我学习的资本。但是,她没有颓废屈服,头痛了歇一歇,眼睛出水雾了揉一揉,关节和伤口疼痛,咬紧牙关坚持着。

她,眼泪中变得坚强

从医院回到家里,很多人劝她放弃学业,呆在家里。可她不想放弃上学。妈妈开始背着她踏上了十多年的求学路。在她看来,读书是获得知识、了解外界、开拓视野最好的方式,一个人如果不读书的话,她就不能展现人生的美,那她才真正的是一个废人。代响玲阅读广泛,最喜欢张海迪和史铁生的书。她说,他们有着和自己相似的经历,虽经受尽苦难和病痛的折磨,但决不向命运屈服。特别是张海迪,更是她崇拜的偶像,是她的榜样。“她的书给了我信心,让我更加热爱生活。”代响玲说。看到她这么坚强而又热爱学习,很多人感动了,自发的给她送来了学费、书籍以及各种日用品,他们要帮助她完成学业。高中的时候,一位不相识的好心人看到她的事迹后,表示一定要帮助她完成高中三年以及大学四年的学业。

在校园里,班主任和同学们也经常推着她出去散步,班主任甚至经常打听她上课的时候有没有笑,鼓励她开朗起来。就这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下,她日渐开朗豁达,愈发坚强。她在一次演讲中说:“眼泪是我表达痛苦,发泄情感的方式,可是我没有颓废,而是学着在眼泪中变得坚强,因为有那么多人关爱着我,我是一个幸运儿。”学习开始成为她最大的兴趣,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曾荣获市政府颁发的“优秀春蕾女童”称号。中考时,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蚌埠市铁路中学。

当她接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她却没有其他人那样的开心。因为家境不好,哥哥又要上大学,学费不知道从哪来。就在这个时候,铁中免除了她高中三年的学费,并免费提供住宿,还在学校给她妈妈安排了一份工作。

然而三年的高中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她和妈妈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家里为了给她治病,为了供她和哥哥上学,爸爸疯狂的工作,什么苦都吃过。特别是不幸再次降临,爸爸的腿也受了重伤。因为家里没有人照顾,爸爸只好也搬到了铁中。生活上所有的重担都压在患有严重风湿性关节炎的妈妈身上。“那段时间,妈妈每天除了背我去三楼上课外,还得做很多的卫生工作,然后就是照顾爸爸。”代响玲说,“妈妈一直在坚持,从没有抱怨。”生活的艰辛并不止这些,那些日子里,妈妈每天晚上都因为胃痛睡不着,甚至翻身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和爸爸劝她去医院看看,可她舍不得花钱,只是买了好多便宜的膏药和止痛片来抑制疼痛。”因为工作的缘故,妈妈的手疼得厉害,甚至都不能弯曲,有时疼得连门都锁不上。

在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下,代响玲充满了渴望,渴望好好学习报答妈妈。三年的高中生活,代响玲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学习上,她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高考在期待中开场了,最终她以低于一本线5分的成绩被安徽财经大学录取。

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学校组织专人帮她办理入学手续,为她免费安排了一间单独的房间,并给妈妈安排了一份清洁的工作。学校还减免了她四年的学费,并将国家助学金送到她的手中。“大学生活让我的梦想开始了新的征程,让我的青春更加飞扬”,代响玲笑着说,“学校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感动。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永不言弃是我大学阶段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和以前一样,她继续努力学习,向那些关心自己的好心人证明了她没有让他们失望。在全国读书征文比赛中,她获得安徽省特等奖、全国一等奖。还被评为校“优秀共青团员”。她在200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评选中获得提名奖并获得“新东方大学生自强奖学金”

她,翅膀断了心依旧飞翔

代响玲说:“虽然我失去了双腿,但我享受到了比常人更多的爱,已经足够了。”

亲人的呵护,学校、社会和国家的关爱,她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是一个被爱者。同时,她希望残疾人这个群体能够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梦想有一天能够办一所属于自己的残疾人学校,由一个被爱者成为一个爱的给予者。让更多有着和自己相同境遇的残疾人在自己的学校里,平等的享受学习知识的权利,通过学习充实心灵,掌握技能,发挥才智。“我相信一个人只有回报社会、服务社会,才能让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出来,不能总依赖于社会,那样才真的是一个废人。”对于未来,代响玲满怀信心。

代响玲用这样一句话描述自己今后的人生征程:“我渴望有和别人一样正常、美好而又精彩的生活;更希望人们不要把残疾人当成无用的人或者是弱者。其实,我们也可以在轮椅上创造不平凡的成绩来,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我想说的是:轮椅上的青春活得坚强,轮椅上的梦放心飞翔。”

2010515,是一个令代响玲终身难忘的日子。那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来到安徽财经大学视察,在校图书馆,看到坐在轮椅上的代响玲,微笑着向她走过去,亲切地握着她的手。“我当时下意识的叫了声‘首长好’,可她却微笑着让我叫她刘老师”,代响玲说,“刘老师如此的平易近人,让我顿时消除了紧张感,她勉励我要以张海迪为榜样,努力学习,早日成才。我向刘老师保证一定会好好努力的,不辜负她的期望。”尽管过去了好久,提起这次经历,代响玲仍然觉得很温暖。她说,刘老师的安慰让她更有勇气、信心和动力,她相信这些勇气、信心和动力将不断激励她在未来的日子里扬起新生活的风帆,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作者为我校文艺学院07新闻班学生,本稿原载《淮河晨刊》2010年6月8日第二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