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工作报告解读之展望篇:推进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是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时间:2010-03-15浏览:2966

 

 

丁忠明校长在作报告

 

在五届一次教代会暨九届一次工代会上,丁忠明校长在《校长工作报告》中全面阐述了我校2010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报告明确提出,2010年,学校将在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通过强化内涵建设、加强精细化管理、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办学水平等举措,不断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这意味着,今年学校的各项工作均将围绕推进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这一核心展开。

报告从大力推进学科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加快开放办学步伐、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校风建设、认真做好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等十一个方面,系统阐述推进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

学科建设:把握永恒主题 坚持特色强校

报告指出,2009年制定的《安徽财经大学2009-2013年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规划》,确立了学校未来五年学科建设的目标,是各单位开展学科建设的蓝本。从2010年起,学校将在该《规划》的指导下,积极实施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建设规划,推动这两个申报授权学科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组织体系、保障体系、目标责任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确保学校总体规划的实现。在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建设上,继续加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建设,严格按照建设要求,加大投入,加强评估,确保重点学科、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效,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并通过进一步提高重点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力争5-8个学科取得区域领先、全国知名的地位。在支撑学科建设上,要从学校学科建设的大局出发,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围绕授权学科需要,修正学科建设定位;同时,支撑学科作为学校的蓄势学科,要从长计议,力争新的突破。在硕士点的申报上,要按照教育部有关硕士点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准备,提前谋划,继续申报新专业;继续巩固提高工商管理硕士和法律硕士的办学质量,力争扩大招生规模;同时,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积极适应国家硕士教育变革,努力申报专业硕士点,争取我校在安徽省专业硕士点建设中取得领先地位。

报告强调,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学校将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特色强校”基础上,打破传统观念,不搞保护主义,鼓励各学科创新思路,积聚力量,蓄势勃发,开创特色,提高学科层次。

人才培养:内外评价并举 牢记质量第一

报告在谈到人才培养工作时,强调要通过严格执行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学改革、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等举措,不断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报告指出,我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业已颁布,各教学单位要以培养具有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人才为目标,转变教育观念,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环节,加强教学评估,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教学单位要积极推进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考试制度、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开展教学研究,发挥新人才培养制度的积极作用,创设具有安财特色的高质量教学机制。要进一步健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立保证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继续开展教学评估、专业评估、教材评估等,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校内评价和社会评价两种尺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要加强现有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对质量工程项目实行中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创造性地完成建设任务;积极申报新的质量工程项目,特别是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以质量工程为依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加强综合、实训类实验室建设力度,新建ERP、金融等大型综合实验室;继续完善实验室开放工作;做好2010年度中央与地方共建专项资金实验室项目的迎评工作;积极谋划校内学生视讯基地建设工作,力争年内建成综合性学生实训基地。

报告还特别提出,要修订一本招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生源特点,结合一本培养目标,对进入一本招生的9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要处理好一本专业与二本专业的教学安排,夯实基础,积累经验,力争2011年全面进入一本招生。

管理体制改革:围绕“三定” 重在激励

在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报告重点强调了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和干部管理体制改革等内容。而无论是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还是干部管理体制改革,均要围绕尚未获得批准的“三定”方案进行,以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为目的。学校将在去年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内容将重点突出责权利对等原则,以充分发挥学校的宏观管理调控作用与学院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进程。而在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将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稳步推进以聘任制为核心的干部管理体制改革,真正打破干部终身制,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能上能下、充分交流、人尽其才的干部管理体制。

此外,改革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深化后勤改革,也将是今年工作的重要内容。

队伍建设:三支队伍一起抓 所有所用唯需求

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报告将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后勤保障队伍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看待,并且特别提出了在引进人才时,以需求为标准,淡化了所有和所用的区别。

报告指出,在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上,要始终把引进高水平教师,特别是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验的高水平人才作为工作重点,创新引进工作模式,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千方百计引进具有领军作用的高水平人才;要继续鼓励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力争本年度末具有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教师比例达到30%;通过多种激励机制,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鼓励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多出高水平、高显示度科研成果;通过教学竞赛、教学研究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在管理队伍建设上,报告明确提出,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管理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树立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不断提升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增强驾驭高等教育管理的能力;要尊重管理人员的劳动成果,结合绩效工资改革调整管理人员的分配收入,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要调整、补充管理干部队伍,适当增加管理干部队伍数量,加强干部梯队建设,努力构建一支具有创新能力、懂管理、善管理的干部队伍。

在后勤保障队伍建设上,提出支持后勤体系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体系要求打造后勤服务队伍,积极支持其它部门与后勤管理人员进行岗位交流。

科学研究:提升科研能力 提高科研水平

在谈到科研工作时,报告强调将通过加强团队建设和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具体办法,逐步提高我校教学、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

学校将根据虚体研究机构管理办法,积极加强主团队建设,创新学术团队运行模式和考核办法,突出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的思想,重视青年教师科研方法的规范化训练。同时,通过积极主办和联合承办高层次学术研讨会、邀请知名专家来校讲学等具体措施,活跃校园学术氛围,重视以文会友,选派优秀教师出席高层次学术会议。

报告还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财贸研究》的办刊质量,通过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完善论文三审制度,坚持质量优先,为扩大学校学科影响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服务社会:围绕主战场 讲求实效性

报告指出,在服务社会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服务面向定位的认识,加强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要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面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等,支持开展承接横向课题、挂职锻炼、聘请实践性硕士研究生导师、建立产学研基地、组织开展社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同时,要抓好战略合作协议的落实,积极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每个学院至少要与一个县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战略合作,开创服务社会新局面,并切实抓好与市县已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的落实,确保合作取得实际效果。

学校还将继续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做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安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的编撰工作,注重科研服务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成果发布与学术研讨相结合,办好今年的县域经济论坛。

开放办学:扩大开放程度 创造实践条件

在开放办学方面,学校将进一步扩大开放程度,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提高教学科研人员运用外语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重视与境内外高校、研究团体的学术交流互访,加强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派遣优秀中青年教师赴境外做访问学者和到国外高校进修,鼓励开展国际合作科研活动,力争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活动。按照学校教师出国进修办法,支持有外语基础和学术研究能力教师出国进修,保证每年出国进修教师不少于10人。不断推动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完成社会实践任务。

通过提升与国外高校的合作水平,采取多种方式,选送学生出国进行各种短期学习和培训,扩大学生境外学习交流范围。加强学校同其它高校和政府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加强同各地校友会的联系,建立校友基金,争取校友对学校建设的支持。

日常管理:强化公共服务意识 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日常管理方面,报告特别强调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报告提出了科学处置交通路校区西院、确保新建工程按期按质完成、细化校区调整方案并组织实施、继续推动信息化建设工程、启动龙湖西校区住宅建设等工作要求。

报告还特别提出,要树立经营的理念和成本效益的意识,精心地运作和管理学校的各种资源。要重视过程管理,开展教学期中检查和全校工作期中检查。要加强财务监督,改变预算模式,硬化预算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要加强资产管理,构建节约型校园。

校风建设:注重效能建设 狠抓教风学风

在校风建设方面,报告提出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创建服务型管理团队,努力服务好师生员工。要加强教风建设,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线,提高教师爱岗敬业意识,注重教书育人意识,为人师表,关爱学生。要加强学风建设,教育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奉献祖国、服务基层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考试环节管理,使学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反腐倡廉:教育为先 违者必究

在反腐倡廉方面,报告强调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不断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反腐倡廉意识。要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继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校务公开,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要加强“三重一大”监督工作,加大对学校重点部位工作的监督力度。要实施会计委派制度。要做好信访工作,严肃查处损害学校和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案件。

和谐校园建设:保安全稳定 促待遇改善

在和谐校园建设方面,报告提出要积极改善教职员工生活待遇,着力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努力实现教职工“住有所居”的目标。积极向中央和地方政府争取相关补助,增收节支,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完善教职工医保、体检制度,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注意解决教职员工的实际困难,不断优化、美化校园环境。

要努力做好学生就业和帮扶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带着对学生深厚的感情,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使学生有业就、就好业;进一步完善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通过不同方式使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资助。

要做好龙湖东校区安全技防建设工作,组建校园110指挥中心,加强校园交通管理,认真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确保校园安全。

要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和关工委工作,切实做到对离退休教职工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精神上多关怀,努力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良好条件;继续做好关工委工作,保持此项工作的先进水平。(孙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