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本色 润物无声

时间:2009-09-21浏览:1356

书生本色 润物无声

――记2009年校优秀教师叶战备教授

 

“不管学术成就有多高,社会声誉多显赫,三尺讲台都是大学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教书育人永远是我们的天职。” 叶战备教授就是这样诠释大学教师的职业定位的。

19947月,师范毕业的一介书生叶战备开始了他所热爱的执教生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从校门进校门,社会阅历有限,却要给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大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实在有点“难为”他。然而,面对挑战,他抱定信念:“只有上不好课的老师,没有上不好的课。”随后的日子里,他把对学科的热爱与对学生的喜爱转化为不竭的动力,讲好每一堂课,努力用丰富的知识和对真理的探索精神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为了转变一些人先入为主地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讲大道理说教的、比较枯燥的不当看法,叶战备老师摸索出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 三个关键原则: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学术。贴近时代就是要洞察当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热点问题,上课时加以评析,及时引导学生。贴近学生就是力图去靠近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真实需要,针对他们在想什么去授课,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学,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教。贴近学术就是要透析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和动态,以科研促教学。

回顾15年多来从教的酸甜苦辣,叶战备老师对自己最满意的就是从不说教,用心与学生沟通,把“思想政治理论”这门“要学生学”的课程变成了“学生要学”的课程。责任心使他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从内容选择、教案准备到课件制作,他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责任心使他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和爱戴,也使他赢得了种种荣誉――2000年,他获得安徽省皖北片“两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安徽省全省“两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 2003年被遴选为安徽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07年入选安徽财经大学第三批骨干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他的讲授下,真正发挥了育人的功效。

“用思想的力量、知识的魅力感染学生!”虽然身兼政治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专家,《中国行政管理》专家库专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员,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理事,安徽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等数职,但叶战备教授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用心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每当一些毕业后的学生给叶老师写信回忆听他讲课的片段时,教授都会感触这是“最美的享受,远胜于拿奖”。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缸水。教师一旦被学生认可,就更有了创新进取的动力”。这些年来,叶战备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在取得优秀教学成绩的同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篇目辑览;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和厅级课题10多项;先后获2002年安徽省统战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2005年蚌埠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5安徽省统战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2006年安徽省统战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2007年安徽省统战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2007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8年安徽省统战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2008年中国国际共运史年会优秀中青年论文三等奖……2009228日至328日,叶教授还被组织上遴选到中央党校,参加了五部委(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和总政治部)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为期一月的集中学习。

“个人取得的这一点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爱,组织上给予我的太多,而我奉献的还太少。”叶战备教授常常给他周围的人这样说。

“乐在园中育桃李,三尺讲台天地广。” 叶战备教授从教15年的感悟,道出了三尺讲台上的无限人生!(政治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