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石秀和教授出席中博会中德农产品产业链建设高层论坛

时间:2009-04-29浏览:1409

 

商务厅相关报道

 

 

中博会中德农产品产业链建设高层论坛

 

 

石秀和作精彩演讲

 

 

陈忠卫作演讲

 

 

与商务厅杨美娟副处长交流

 

 

左起依次:王唤明、徐旭初、石秀和、陈忠卫、武云亮、张廷海

 

427,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德农产品产业链建设高层论坛在两淮豪生大酒店隆重举行。我校党委书记石秀和教授、副校长陈忠卫教授一行6人应邀出席论坛,与来自国内外政界、理论界、企业界、商界以及农业一线的代表一起,共同探索具有安徽特色的茧丝绸、茶叶产业链等现代农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安徽省人大副主任胡连松,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巡视员、国家茧丝办主任王北鹰,德国技术合作公司驻华副首席代表施泰格博士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开幕辞。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花建慧主持开幕式。石秀和教授、陈忠卫教授与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克明、欧盟茶叶委员会农药工作组组长托马斯海恩、中国蚕(丝)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奕仁、安徽省进出口商会会长姚小培、安徽省农委副主任许伟、安徽省经委副主任吴韦人、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宛晓春、德国斯图加特农业企业联合体会长鲁道夫巴霍、浙江大学教授顾国达等19位嘉宾围绕“创新、合作、发展、共赢”的主题,从不同的视角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石秀和教授深入剖析了当前我省茶产业及蚕丝绸产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茶产业及蚕丝绸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石秀和教授认为,当前,茶产业及蚕丝绸产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包括合作社模式、龙头企业或能人大户+农户模式、行业协会模式等三种模式。合作社模式是农民的利益共同体和经营体,是一种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或能人大户+农户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以单个农户直接面对大市场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可能会有效保护农民利益,但这种形式并不是一种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往往会带来利益相关者的非对等;行业协会模式目前来看仍是一种比较松散的合作模式,虽然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信息支持、技术支持和服务支持的作用,但在程度上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石秀和指出,上述三种模式虽然在规范程度上不同,但从促进茶产业及蚕丝绸产业发展的角度而言,政府都应采取支持和保护的态度予以指导,促进其规范化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茶产业及蚕丝绸产业未来发展中的作用。

陈忠卫教授在重点分析了我省茶产业产业链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茶产业链进行重整和延伸的政策建议。他认为,从总体上看,我省已形成了从茶种苗到精深加工的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茶产业链运作良好,但茶产业链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鲜叶收购环节缺少订单和长期合同、茶产品销售环节缺少合作渠道和网络体系两个断裂现象。他指出,在促进茶产业链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必需大力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组织+标准化+品牌的产业化运营模式。(孙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