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19时,叶太平教授在东校区广学楼101教室作“意境”专题讲座,这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次讲座。
叶太平教授从研究方法、本体特征、对文化的影响及对当代文学青年的指导意义等方面精彩解说了“意境”这一美学主题。重点讲解了“意境”的形成史、本体特征和文化哲学内涵:形成史分析了“意”和“象”从分离到融合,以及“意象”合一发展为“情景”的过程;分别从意境主客观与意象浑融合一两方面综合阐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融”,从中国古典名家老子和庄子的作品里总结出“无”、“忘言”、“象罔”的“虚”,从象之外、味之外、韵之外和意之外探求境之虚、味之长的“外”的“意象”三个本体特征;引用儒学、逍遥思想和养生学的宁静淡泊与洒脱超迈展示“意境”中“天人合一”的文化哲学内涵。
讲座历时两个多小时。教室内座无虚席,同学们都被叶老师的敏捷思维和独特观点所打动。讲座结束后,叶老师向台下深鞠一躬,讲座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学通社记者 聂传萍/见习记者 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