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不要学习比尔-盖茨"不学习行动"

时间:2006-06-08浏览:2022

    比尔・盖茨曾被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当成范例,而不断地号召学生们向其学习,结果没有哪个学生学到盖茨的辉煌成就,对于他破釜沉舟的退学举动,不少学生则仿佛颇有心得。

  中国大学生,不要学习比尔・盖茨

    大学生被校方炒鱿鱼,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大学生炒校方的鱿鱼则是最近出现的不寻常现象。因此,“重庆某高校大三男生因看不起学校而退学,称教育模式令人痛苦”(《华西都市报》5月23日)的新闻立即引发了一场全民大辩论。在这场辩论中,我们毫不意外地听到了“读书无用论”的忧心忡忡,以及“文凭算个球”的豪言壮语。

    事实上,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大学生就业难、教育体制弊端重重,以及“读书无用论”的屡屡抬头,使得“大学生退学现象”的思想土壤已初步培育成熟,就等着“退学者”从中生根发芽。重庆这位被不少人认为有个性的大学生是第几棵“冒尖”的芽,尚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他不是第一棵。去年年底“山东烟台一大学生为了就业而退学”(《大众日报》2005年12月9日),已经吃螃蟹在先。值得注意的是,烟台这位学生和重庆那位学生一样,都是读到大三提出退学的,与美国微软老板比尔・盖茨的大学生涯完全一致。这或许是一种巧合,但有一种意识肯定不是巧合,那就是每当大学生提出退学,就有支持者用鼓励的口气说:比尔・盖茨没有读完大学,照样可以成为世界首富!大有一种追随而去的豪情壮志。

    比尔・盖茨作为科技与财富的探索者兼慈善事业的积极分子,曾被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当成范例,而不断地号召学生们向其学习,结果没有哪个学生学到盖茨的辉煌成就,对于他破釜沉舟的退学举动,不少学生则仿佛颇有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无非两种答案:拿到文凭、学到知识技能。当许多大学生认为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缺乏、教学模式枯燥乏味时,“读书无用论”便似乎证据充分了:我找不到工作,文凭和知识有什么用啊。孰不知,这种思想的危害比起教育的弊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以科教兴国为基本国策的国家,假如我们的大学生们都追随重庆和烟台的这两位大学生,而学习美国老板盖茨,则意味着我们永远也培养不了盖茨这样的人才。因为盖茨不仅是20世纪的偶然人才,同时也因为美国只有一个盖茨。一个盖茨的退学并不影响一个国家的知识教育,也只有整个国家知识的营养才能使盖茨的成功成为可能。找不到工作、学习枯燥虽然是体制的问题,但显然不能成为不读书的理由,否则,个人的进步与国家的进步都是一种空谈。

    此外,在咱们中国,文凭眼下还不能算个球。你找不到工作,就怨文凭没用,不过是一种发泄罢了。事实上,每一场招聘会,每一次公务员招考、甚至转户口评职称什么的,你都会看到,人们拿着文凭屁颠屁颠地忙碌个不停。就连那些已经辉煌起来的明星也在想法设法地混文凭。“李宇春黄晓明赵薇已考研成功,只等领取通知书”(《华商报》5月23日)消息中的明星们就是最新一批热爱学习兼热爱文凭者。你可以怀疑他们文凭的来路,但更应看到,文凭永远是“没有它而万万不能”的东西。

    无论如何,以罢读的方式抗议“教育模式”,绝对是一种令双方都受伤的方式。就算铁了心要指责文凭贬值,但不能指责知识无用,更不能掀起向比尔・盖茨学习的“不学习行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