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一体化的途径

时间:2009-11-12浏览:1539

 

118,在由安徽财经大学举办的合芜蚌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安徽省委党校副校长曾凡银教授认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过程中,三地市不能各自为政,应当突出加强一体化和协同化建设。政府应当在以下六个方面有所作为:

第一,一体化的自主创新规划(政)。1985年欧盟尤里卡计划要求成员国协调一致地组织科研和发展活动。实验区可瞄准国际科技发展态势,明确各自的创新优势与特色,制定自主创新发展战略与规划:战略目标、定位、布局、步骤、措施。它是试验区协调发展的基础。

第二,一体化的研发平台(学、研)。欧盟有联合研发中心(JRC)作为共同体科研活动基地,在意大利Ispra、比利时Geel、德国Karlsruhe、荷兰Petten等地设了9个研究院,进行专门研发。试验区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与国内外研发机构进行有效合作,构建试验区联合研发中心及其重点研究院,确定自主创新的联合攻关项目和重点创新领域,形成分工与协作、竞争与合作的研发创新共享平台。它是试验区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

第三,一体化的创新政策(政)。一体化财政(专门拨款、专项基金、政府购买)、税收(创新设施、成果转化、品牌建立等的优惠)、金融(融资、担保、成果质押)、土地等政策体系。它是试验区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

第四,一体化的创新产业(产)。明确各个城市创新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发展定位,通过分工、专业化协作,形成产业链条,打造区域内各类创新产业集群式发展新路径,它是试验区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有效载体。

第五,一体化的创新支撑平台(政、资、介)。NGO――开放的信息、技术研发、人才培训、交流、合作平台;轮流组织创新要素对接、开发项目推介、发展论坛、学术研讨、成果展示会。投融资――互通互融,开放的金融合作网络。它是试验区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

第六,一体化的创新文化环境(政、学、民)。构建区域自主创新的发展观、价值观,形成创新―资本―产业―市场―利益―命运共同体;营造一体化创新发展的开放、合作、包容、共赢氛围。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尊重知识和知识产权的制度环境,提高区域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合芜蚌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