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需要更多理性 重视质量应不分内外

时间:2007-10-11浏览:1994


    近日,全球知名玩具企业美国美泰公司副总裁迪汤姆为“美泰玩具召回事件”向中方致歉,他表示,所召回的玩具绝大部分是由于美方设计缺陷所致,而不是中国制造商的问题,美泰愿对此负全面责任。
    这是今年关于“中国制造”的诸多新闻中最新的一例,也是最令人舒心的一例。连月来,某些中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成为国际社会热炒的焦点,曾经意气风发、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面临空前的信任危机。美泰这声迟到的道歉,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制造”正了名,缓解了对“中国制造”的舆论压力。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自此可以皆大欢喜、高枕无忧。透视今年以来围绕“中国制造”发生的种种争议,笔者认为,“中国制造”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更多的理性反思。
    其一,应当以平常心对待舆论环境的变化。有人把“中国制造”所受的指责看成是西方国家出于对中国崛起的担心而采取的妖魔化行动,这种看法过于简单和片面了。其实,历史上同中国一样实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后发国家或地区,如德国、日本、亚洲“四小龙”等,都曾在特定阶段因质量问题遭遇过先发国家的排斥甚至抵制。这首先是因为,先发国家的市场、就业等受到新兴国家强烈冲击后,会转向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当出口国的产品在对方市场上日趋饱和时,其质量、安全等问题自然会凸现出来,为公众所关注。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抱着愤愤不平的心态,用过度政治化或意识形态化的视角来解读欧美报章对“中国制造”的质疑。甚或可以说,“中国制造”要想立足于世界,这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其二,应当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不利局面。危机来临时,如何趋利避害、化危机为契机,是“中国制造”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无数事实证明,公开、透明是纠正虚假信息或歪曲信息的最好方式,而一味地回避、怠慢或是轻描淡写地否认,只会使真相愈加模糊,危机雪上加霜。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我国在完善产品质量的信息发布机制、与国际社会的沟通机制等方面,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积极主动”的另一层意思是,必须正视那些确实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美泰事件”这一个案的平反昭雪,并不能为其他中国产品提供质量担保,更不是给所有“中国制造”都挂上“免死金牌”。中国企业应当转变依靠价格优势开拓市场的传统模式,借鉴德、日等国家的经验,一丝不苟地重视提高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否则,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在如今的“跨国公司时代”,转移生产基地是轻而易举的事,中国产品被别人取代并非没有可能。
    其三,应当加快产业升级和发展战略转型。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种资源的配置、产业链条的构建都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很难界定症结究竟出在原材料、设计、加工等哪个环节。这种情况下,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国家往往会将责任推给下游。不幸的是,多数“中国制造”正处在产业链的末端。美泰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事例,下游的“中国制造”成了上游“美国设计”的替罪羊。鉴于此,有必要在更多领域尽快地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提升我们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谋求更大的市场主动权。同时,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应当适时推动由出口导向型向进口替代型的转变。
    其四,重视产品质量应当不分内外。人们注意到,一些部门在对国外舆论作出回应时,常常强调中国出口产品的合格率有多高。这固然体现了我们对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但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在关乎消费者权益乃至生命安全的事情上,不应内外有别,内销产品与出口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样重要。只有建立起标准统一、惠及国内外全体消费者的质量监控体系,“中国制造”才可能真正赢得自己的尊严。(记者 车海刚)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