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银行全部向小额账户收费 专家教你如何应对

时间:2006-03-23浏览:3718

  盘点4种新增收费项目背后原因 专家教你如何应对银行收费――

  前天,国内最多网点、个人储蓄账户最多的中国工商银行宣布,将从6月21日起,对日均存款余额不足300元(不含)的人民币小额个人活期存款账户,收取每季3元服务费,这意味着四大国有银行全部向小额账户“张口”。

  实际上,从四大国有银行两年前宣布收取借记卡年费的“闸门”打开后,新增收费项目就接踵而来:零钞清点费、ATM跨行查询收费甚至信用卡未激活也要收费……专家指出,近年来随着四大国有银行对银行服务的“免费午餐”陆续作古,收费乃大势所趋。

  收费1:小额账户缴费

  前天工行宣布,今年6月21日起,对日均存款余额不足300元(不含)的人民币小额个人活期存款账户按季收取每季3元账户服务费。

  据了解,目前工行日均存款余额低于300元的小额账户有2亿多个,其中有1亿多个是长期不用的“睡眠户”。以目前小额账户存量的一半来计算,每个账户每年要缴纳12元管理费,银行也将增加10亿元以上的收入。

  此前,包括建行、中行和农行这三大国有银行和招行、交行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已宣布收取同类费用。

  银行:收费利于提高效率

  据建行相关人士表示,对小额低效账户收费是国外银行业的通行做法,目的不在收费,而在提高效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收费,促进客户归并睡眠账户和无效账户,将其占用银行的系统资源释放后可大幅度提高网速,节省客户办理业务的等候时间,提升柜面服务质量;

  二是提升客户理财意识,促进客户归并分散的不动户,合理管理个人资产。

  市民:此乃价格歧视

  去年8月,零点调查公司针对广州市308名18~60岁常住居民进行的电话访问中显示,近四成居民认为这是银行“价格歧视、嫌贫爱富”。48.1%市民表示将清理“睡眠账户”,26%的市民打算转移账户到别的不收费银行,还有17.2%的人打算将钱放在家里;另外有29.2%的人不打算整理账户。

  同时,不少网友认为,银行在收费向国际惯例看齐之时,更应该在服务水平上向国际水平靠拢。不能单一地将银行服务质量差归结于“小额账户”。更应从自身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