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与光大银行完成首笔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

时间:2006-02-10浏览:1273

  新华网北京2月9日电(记者 毛晓梅、张旭东)在中国人民银行9日宣布已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后,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光大银行9日就完成了首笔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这标志着人民币利率衍生工具已在中国金融市场正式登场。

   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这笔利率互换交易是2005年10月10日初步达成的,协议的名义本金为50亿元人民币、期限10年、光大银行支付固定利率、开发银行支付浮动利率(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当时双方约定,待人民银行有关政策出台后交易生效。

   利率互换、又称利率掉期,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具有价格发现、规避风险及资产配置等功能。利率互换市场的流动性和深度是反映一个国家金融市场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推进市场利率化的进程中,适时推出人民币利率互换产品,对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效率和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利率风险承受能力和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在宏观上对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形成高效统一的债券市场,提高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能力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在微观上,为金融机构通过利率互换交易规避资产负债利率错配风险,向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不同利率结构的贷款和理财产品创造了条件,对金融机构利率产品创新和提升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两行有关负责人举例称,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上没有长期固定利率,造成了广大采取住房抵押贷款形式置业的消费者承担利率上扬、利息支付增加的风险。最近光大银行在利率互换交易的基础上,向个人客户推出了人民币固定利率住房贷款,将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风险通过银行转移到资本市场,满足了客户规避房贷利率上升的风险。同样,企业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经营需要,利用利率互换规避融资和投资的利率风险,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更有效地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两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利用推出人民币利率互换的有利条件,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满足利率市场化和资本市场发展后客户对银行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的要求。(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