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财要闻

【榜样的力量·保研学子风采】刘思敏:向内求,向外看,向前走

时间:2024-08-21浏览:98

刘思敏,中共预备党员,法学院2020级法学专业本科生。曾任班级学习委员、校排球协会组织部部长、法学院团委办公室副主任。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综合素质奖、学习优秀奖、优秀成果奖、社会实践奖、社会工作奖等奖学金18项,获得安徽省优秀本科毕业生、安徽财经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多项荣誉称号。现已推免至安徽大学民商法学专业。

用刘思敏自己的话来说,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她的本科四年,就是“敢于尝试”、“砥砺坚持”、“知足且幸运”。自进入大学以来,刘思敏在一次次尝试中逐渐清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熟悉了参与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的要领,打破了对自己所预设的限制,坚定了对法学专业钻研的决心。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诚信博学 知行统一”的校训精神,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以青春为石,敲出星星之火

“青年是义无反顾地拒绝平庸”。刘思敏在学习生活、竞赛活动、学生工作等多方面都敢于踏出舒适圈,向未知领域迈出第一步,并尽全力完成。在学习生活中,她抓住课余时间自习,自主安排学习任务,打牢专业知识基础,并在学习本专业课程之余还选修PS、APP设计、篆刻等课程,绩点成绩4.45。

刘思敏对未尝试过的事情不仅仅止步于好奇,而是秉持“不破不立,敢于尝试”的心态积极实践。在竞赛活动中,刘思敏从抱着好奇心积极参与的“初学者”,到不断积累经验能够作为负责人带队,不断力求突破。她以“老年人权益保障”为核心,参加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在2021年两会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后,她作为团队负责人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性思考——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为题,立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将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项目数据的调研方式,逐步完成撰写问卷、拍摄线下实践照片、剪辑视频、完成数据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撰写实践报告等任务。并获得了优秀调研报告、优秀团队、先进个人等8项社会实践奖,调研报告还获得了“挑战杯”学科竞赛校级一等奖。2023年,刘思敏继续开展对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研究,以《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退休再就业人员权益保障研究》为题,立项校级科研基金一般项目。她作为负责人的大创与科研基金项目,均顺利完成结项。

在学生工作中,刘思敏积极参与班级与组织的竞选,尽职尽责做好班级服务工作。作为班级学习委员,她除负责每学期班级的综测事宜,日常还要做好学校、学院、班级及任课老师的消息转达与通知,并耐心为班级同学答疑,调动班级同学积极参与校内外竞赛活动。作为排球协会组织部部长,刘思敏还多次作为学生裁判,参与到组织教职工排球比赛活动当中。

点燃理想之灯,履践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法律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是在当今法治社会衡量是非曲直的一把戒尺,谈及她的专业,刘思敏直言自己在高中学文时就已不知不觉向法学靠近,喜欢时政,喜欢法律人有逻辑的表达和严谨的思维,喜欢“法”的理性与正义。带着这份对法律的热爱,她认真参与每一堂专业课、完成每次课下作业,积极参与校内外法学专业竞赛。学习期间,她曾获得安徽财经大学“晟川杯”法律文书写作大赛特等奖、“弘启杯”模拟仲裁庭大赛特等奖,并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获得安徽省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二等奖。

刘思敏不仅专注于法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寒暑假之余,还去肥东县人民法院民事二庭实习,了解法院实务工作,协助法官助理办案。在2023年推免工作结束后,刘思敏选择进入蚌埠仲裁委员会实习,接触多种民商事案件,掌握案件处理流程、熟练接待来仲裁立案的当事人。她说,无论未来是成为律师还是进入公检法体制,她希望法律行业多一名优秀的女性工作者。

勤耕不辍,笃行不怠

比尔·盖茨说过,“只要有坚强的持久心,一个庸俗平凡的人也会有成功的一天”。刘思敏一直认为做人做事都要学会坚持,与人相处要坚持,坚持自己的内在秉性,要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和判断模式;做事要坚持,要有始有终,有些事要做完才能看见成果,有些路要走到尽头,才能发现下一个方向在哪。她表示,学习应当是值得坚持一生的习惯,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要把学习当作降雨,降雨通过水循环带到井底的,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知识养分,学习是我们打开窗户看世界最有效的方式。刘思敏回想大学四年,她坚持课余时间自习,坚持整理每次比赛的报告和文书,坚持归纳专业课的复习提纲,坚持实习时整理文书模板……她说,这一次次不经意的坚持成就了现在的自己,尽管会有坚持却得不到回报的阶段,但是这个阶段叫做“扎根”,平和地接纳,不屈地奋斗,坚定地前行。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说过对学业要勤奋不辍,研习不止,勤加思考,这样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成就。刘思敏认为,休息和娱乐要有节度,不能因为娱乐而荒废学业,遗忘了知识不打紧,关键是不能忘了“学习”这件事。要秉持“及时止损,过犹不及”的观念,对学习和工作都要保持勤勉,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应当一睹祖国的大好河山,大胆走出舒适圈去试一试,成功了是惊喜,失败了是经验。

(撰稿:法学院;审核:法学院 舒立)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