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体系完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机关党建融入学生社区,引导党员干部落实“一线规则”,以围绕中心、建强组织、提升服务、突出育人为重点,探索构建组织育人新模式。
加强系统设计,构建机关党建融入社区新机制
学校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长效机制建设,确保机关党建进学生社区运行有制度、管理有举措、服务有平台、工作有成效。强化顶层设计。全面统筹资源力量,强化工作协调联动,深入推进党建进学生社区,促进党建引领“一盘棋”,推动“三全育人”“一条链”。学校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印发《安徽财经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方案》。机关党委找准工作着力点,制定《机关党建进学生社区实施方案》,着力从加强服务保障、落实“一线”规则、共筑育人阵地、强化协同育人四个方面将组织育人资源引进学生社区,推动形成具有安财特色的组织育人新机制。突出组织育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组织优势开展活动,促进机关党建融入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机关各党支部深入社区组织开展理论宣讲、生涯导航、学业指导、科研训练等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科研创新项目申报、“党心连心 研途同行”考研指导、“倾听心声 助力成长”学业指导、“送祝福 领粽子”节日慰问等党建活动,温暖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健全激励机制。大力宣传机关党建进学生社区育人活动,“关爱学生 传递温暖”“零距离解难题”等党日活动不断丰富发展。建立健全机关党建进学生社区的评价体系,“我为师生办实事”学生社区党建开展情况作为年度党支部和部门思政工作考评指标。
践行“一线规则”,着力促进机关管理服务新提升
学校党委着眼于全面优化育人环境,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强化党员干部“一线”主体意识,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着力推进培养理念转变、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机制改革。领导下沉形成机制。学校领导常态化深入学生社区,每学期由学校党政领导分别率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学生社区,开展2次以上“书记校长面对面”交流活动,切实了解学生所思所需,掌握学生生活学习状况,收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建议。机关处级干部每学期走访学生社区“零距离”与学生交流机制逐渐形成,各党支部组织开展“心贴心倾听诉求”等活动,宣传管理保障举措,及时解决学生问题。管理服务有效提升。对领导干部深入社区发现的问题实施清单化、闭环式管理,限期整改到位,及时反馈学生。目前对于学生反映的142个问题,除增建西校区室内运动场、合理布局东校区超市、规划建设校内快递点3个问题纳入学校长期建设规划外,其他问题已全部解决。特别是修改了学生退改选课办法,完善了校区间选修课程分布,优化了图书馆座位预约系统,建立“你呼我应”维修系统、学生失物招领系统,有效提升学校管理服务水平。
打造服务平台,建设机关部门精准服务新模式
学校突出服务型组织建设,坚持“以学生为本 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打通服务学生的“最后一公里”,建设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大厅,机关党支部进驻服务,推动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门式”受理业务。机关党员干部到服务大厅值班,在为学生办理业务的同时,协调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打破了部门业务界限由以往的“多窗口各司其职”向“一支部全程包揽”的转变,实现了“一站受理、一站到底”。“一网化”处理事项。通过业务整合、流程再造,开发设计线上“一站式服务大厅”,机关15个管理服务部门同时线上处理解决学生问题和业务,可办理各类事项86项。值班党员将学生反映的问题线上转至相应部门处理,让业务在线上多跑路、学生在线下少跑腿。
发挥组织优势,开创机关党建组织育人新篇章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学校不断强化“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引导党组织结合工作特点创新方式方法,统筹整合育人资源,推动建设育人阵地,有效形成育人合力。青春对话,引领学生成长。组织开展“青春对话 机关干部进社区论坛”活动,机关党支部选派机关党员干部结合机关部门业务工作和个人专长,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学业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实用技能拓展、校园生活指南六个方面,设计论坛课题20项。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和学习规律,已安排6场论坛活动,共有200余名学生代表参与交流活动。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沟通,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结对帮扶,助力学生成长。开展“党旗领航 成长同行”支部结对帮扶活动,机关各党支部分别结对帮扶23名学习生活困难学生。通过谈心谈话,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通过走访了解,解决学生学习生活难题;通过经济资助,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社区活动,激发学生成长。紧扣学生成长需求,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开展“落叶为纸 翰墨传情”DIY手工制作、“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文化”观影活动、“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形象标识(LOGO)征集活动、“正‘植’青春”种养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成为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跨界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五有”安财新人。
(撰稿:机关党委 唐诗;审核:机关党委 吴永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