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近年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始终秉承“做有温度的教育”的育人理念,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紧密围绕毕业生实际需求,扎实实施“党建引领”“专业协同”“求职赋能”“渠道拓展”“服务提质”的“五位一体”就业工程,多措并举、统筹推进,推动形成全员抓就业、全过程推就业、全方位促就业的就业育人格局。
实施党建引领工程,筑牢就业育人工作根基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有关就业工作重要精神,紧密围绕学校党委就业工作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党建+就业”工程。学院将就业工作列为党委会专题,成立以书记和院长为双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党政领导、系主任、专任教师、辅导员、朋辈学生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队伍,构建从入学到毕业的全方位就业服务体系,将“就业育人”理念融入立德树人各环节,推动形成“党政合力、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学院多次组织召开就业和征兵工作部署会,谋划制定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建立定期沟通交流机制,动态了解收集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及时给予针对性解答,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帮扶工作,让党旗在稳就业一线高高飘扬。学院把就业教育服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评价考核的重要环节,党政领导带头包保促就业,党员教师下沉一线推就业,精准对接就业需求,着力拓展就业渠道,推动党建引领就业育人工作向纵深发展。
实施专业协同工程,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学院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育具有国际化视野、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深化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塑造,组建本科生创新团队,鼓励本科生积极参加教师科研团队,探索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新路径。深化“第二课堂”实践协同课程群建设,开设国际贸易实训课程,打造数字贸易微专业,建立“泓飞国际”跨境电商创新实验班,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共建省级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强化与行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合作,不断完善“专业+产业+就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持续整合“管理教师+专业教师+行业教师”师资队伍资源,依托“先锋讲坛”“双周论坛”“师生进企业”等就业育人工作品牌,邀请行业精英、专家学者来校授课讲学交流,传递行业领域前沿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和认知水平,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切实将“科学研究的密度”“教学实践的浓度”转化为“就业育人的效度”,协同推进就业育人工作建设。近五年,学院累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学生发表研究成果426篇,获省部级以上奖项578项,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42项。
实施求职赋能工程,提升实践育人工作实效
学院坚持以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建设为切入口,聚焦打造一体化贯通式就业教育。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分阶段、分层次开设生涯规划教育优质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将就业教育服务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元素,根据学生从业需要开设英语(口语)班等,推动各类专业课程与生涯教育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学院每年定期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从职业探索、规划行动、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深入了解自我,明确职业目标,推动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的良好就业氛围。2024年,学生先后荣获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省赛铜奖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银奖2项、铜奖10项,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级银奖1项。定期组织召开实习表彰大会、就业经验分享会,宣传表彰就业先进典型,营造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引导和鼓励毕业生积极求职、科学择业、尽早就业。常态化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走进校园授课,围绕就业环境分析、职业定位、职业适应等方面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明确职业目标、提升就业能力。学院与浙江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技术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立华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单位共建就业实习基地,推动优质就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
实施渠道拓展工程,拓宽就业育人实施路径
学院围绕高质量就业需求,“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扎实做好“访企拓岗”促就业工作,持续加强校企校地合作,深度挖掘优质实习就业机会,实现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促进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近三年,学院师生先后走访上海、南京、合肥、宁波、义乌、芜湖、滁州等地60余家企业,精准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扎实开展社会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研,搭建了与奇瑞集团、安徽国贸集团、浙江国贸集团、合力股份、安凯汽车等企业的实践合作平台,深化了与省内外国际贸易集团、汽车产业等企业联系,探索推动学院与企业深度融合的就业育人共同体建设。近三年,学院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狠抓求职招聘关键期,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60余场,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100余名学生赴合力股份、安徽省技术进出口、安徽轻工国贸、丰原集团、蚌埠市自贸区管委会等企事业单位开展顶岗实习。通过近四年的努力,学院建立健全了实习就业一体化机制,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更加紧密,就业市场开发的广度、精度和深度持续拓展。
实施服务提质工程,健全精准高效服务体系
学院秉承“做有温度的教育”的育人理念,积极构建校内外协同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便捷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每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导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及职业规划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与帮助,助力学生明确职业方向。深入开展毕业生就业意愿跟踪调查,提前建立学生毕业生求职意向数据库,将学生就业(升学)意向细分为直接就业、创业、入伍、考公、升学等类别,实行网格管理,加强协调联动,做好就业工作保障。通过政策宣讲会、就业指导会、考公交流会、主题班会等专题活动,面向不同就业群体分类宣传解读相关就业(升学)政策,助力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学院持续深化就业工作改革,搭建“用人单位—就业联系人—辅导员—全体毕业生”网络就业信息平台,建立用人单位专家资源库,广泛拓展搜集各类招聘信息,统计分析学生就业意向、用人单位需求等信息,实现就业信息分类推送精准化、网上求职签约一体化,做管理“减法”、服务“加法”、效能“乘法”,推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质升级。近三年,学院综合就业率均在95%以上,毕业生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撰稿:国贸学院 王培培;摄影:国贸学院;审核:国贸学院 胡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