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汪婷,中共党员,经济学院2021级数字经济专业本科生。曾任经济学院团委社会实践部主要负责人,获“百川名品”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优秀成果奖学金等三十余项奖学金,被授予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优秀共青团员、蚌埠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大学期间,夏汪婷注重自身多维发展,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在学科竞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现已推免至山东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诚信博学,笃志明理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在校期间,夏汪婷始终保持着谦逊好学、不骄不躁的心态,扎实学习专业知识,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自入学以来,她认真钻研每一门课程、学习每一个知识点,不骄不馁,精益求精,40多门课程达到满绩。夏汪婷在长期的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常思考生活中的现象与自己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夏汪婷如是说。在她看来,想要把学到的知识掌握好,就需要不断地去思考老师讲的内容,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会贯通,才能熟练运用。进入大学,在学院组织的“新老生交流会”上,夏汪婷了解到了保研这条道路,此后她便开始积极向老师、学长学姐了解保研政策,在学院官网学习保研条例,在学习、科研、竞赛以及实践方面全面发力,科学合理规划好各阶段学习任务,开启了更为丰富充实的大学生活。
为了拓展学术视野、提升专业能力,夏汪婷带队参加了大量比赛,从竞赛申报、案例学习、主题探讨,到报告完善、现场答辩,她不断学习、寻求进步,其中有苦也有乐,但收获颇丰。学术竞赛中,荣获节能减排国家级三等奖、第十届统计建模国家级二等奖、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级二等奖等好成绩;科研方面,夏汪婷主持并结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校级科研基金项目,在《蚌埠日报》理论版公开发表2篇文章,取得软著专利1份。
不忘初心,积极奉献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志在心中,愿在行动。夏汪婷始终在笃志尚学中坚守学生本分,于服务奉献中体悟使命担当,在课余与假期时间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与实践活动。2022年,夏汪婷报名参加蚌埠市博物馆义务馆员,在学习之余抽空前往蚌埠市博物馆担任接待导览一职,累计接待参观游客超过10000人次,获得蚌埠市博物馆一年期聘书。为强化学生文明停车的意识,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生活环境,夏汪婷积极参与校青协组织的停车督导志愿活动,获得“校级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2024年4月,夏汪婷参与担任“中信和业杯”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志愿者,获得“蚌埠市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同月,她成功入选蚌埠市文化旅游美食推介官,并作为青年志愿者代表分享志愿感悟。
在努力做好学生本职工作的同时,夏汪婷于2022—2023年担任学院社会实践部主要负责人,负责学院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工作,举办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在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中,其参与组织100多支队伍参与为期2个月的社会实践,全程参与活动申报、实地调研、外宣、结项工作,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
经世济民,实践出真知
夏汪婷牢记论文要写在祖国大地上,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在校期间,她累计参加寒暑期社会实践项目9次,前往3省8市,累计实践时长600余小时,实践里程累计1600余公里,共获得校院级社会实践表彰16次,国家级省级社会实践表彰4次。
2023年,夏汪婷以蚌埠市为中心,在安徽省范围内以“劳动力流动赋能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为主题,两个月内带队前往五市七县,线上线下共收获5000余份调研问卷结果。在学院钱力教授指导下,其所带团队共为镇政府和公司招才引智提出30余条可行意见,团队累计获得感谢回函和接收地证明34份,研究成果推广应用证明7份,在实践中的突出表现受到蚌埠团市委的表扬,团队事迹刊登于《蚌埠日报》和蚌埠青年公众号。团队荣获团中央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省级“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奖项,实践活动被中国青年网、中国网等20余家媒体报道。夏汪婷个人也获得来自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就2023年社会实践活动的表扬信,获评2023年度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
母校恩深似海,老师恩重如山。回首四年,夏汪婷满怀感激之情,感谢母校、学院的栽培,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以及同窗金兰的互相鼓励。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青春的人生。夏汪婷将继续保持追求和热爱,去遇见更好的自己,让岁月奔腾、满目璀璨。
(撰稿:经济学院;摄影:经济学院;审核:夏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