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财要闻

【榜样的力量·保研学子风采】 李家欢: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时间:2025-04-03浏览:10

李家欢,中共党员,金融学院2021级投资学专业本科生,第十七届金融学院学生会主席,班级学习委员,九江银行校园大使。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各级各类奖学金二十余次;获校“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十余次;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省级大创项目、校级科研基金项目各一项;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奖项二十余项。现以综合排名专业第一推免至上海财经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学海无涯 勤为舟楫

面对崭新的大学一年级,李家欢乐交诤友,在学生组织里认识了很多保研的榜样。当时恰逢金融学院教师科研团队招新,他积极加入到本科导师门下,有条不紊地铺展学习、竞赛、科研三条任务线。专业分流到投资系后,李家欢立足于专业基础知识,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和对市场的洞察力,通过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方式进一步验证理论知识。通过踏实的努力,李家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门专业课成绩均保持在专业前列,连续三年获得学习优秀奖学金、综合测评专业第一名,获评校“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

实践为桥 知行合一

得益于学校“新经管”人才培养新模式,李家欢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培养自身创新创业能力。从大一的“重在参与”到大二的“力争上游”,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繁多的项目中摸爬滚打,“没有创新点一起头脑风暴”“没有数据分头调研”“没有合作对象一家一户谈”,团队创新地提出了《碳销——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实现农业碳源的量化和预测,在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一路过关斩将,跻身国赛。此外,李家欢还先后获得安徽省第七届校园读书创作竞赛一等奖、安徽省大学生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九届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国家级省级奖项二十余项。他的故事,是新时代大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缩影,亦是安财人对“诚信博学 知行统一”校训的生动践行。

在学生工作方面,作为班级学习委员,李家欢以身作则,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担任院学生会主席期间,他参与组织开展金融学院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等大型活动,组织协调院学生会各项日常活动的开展,获得金融学院“优秀学生干部标兵”荣誉称号。作为现任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他稳重踏实,努力发光,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践行“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殷殷嘱托,李家欢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在大一暑假,他参与并完成了由北京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持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经过半个月的培训和两个月的调研,出色地完成了安徽和上海两地的部分访问任务,深入了解到了中国社会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在大二阶段,李家欢参与2023年“圆梦工程”农村未成年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志愿服务,深入到偏远农村学习传统非遗文化,在多个留守儿童校园开展活动,形成调研报告数十篇。

探索无界 创新为翼

在导师的学术引导下,李家欢早早地认识到了科研是一场长跑。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李家欢便开始摸索学习一些计量经济实证研究和stata操作软件。受学院碳金融相关科研课题启发,李家欢积极查阅文献,了解领域内研究重点,先后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校级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一项。通过学术项目训练,李家欢对于学术研究有了最基础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研究能力,李家欢在王承奔老师和许云华老师指导下撰写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等三篇实证论文和一篇案例分析。这些写作经历不仅全方位锻炼了他的学术思维,也极大地推动了他的学术创新能力的发展。

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保研的三年时光,是竞争,亦是自省。在这段旅程中,李家欢学会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冷静,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寻求突破与成长。每一次的挑战都是对他性格的磨砺,每一次的困难都是对他意志的考验。携带着这三年的宝贵经历,他将以更加成熟和自信的姿态,迎接未来生活中每一个新的挑战,乘风破浪,向前、向上、向远。

(撰稿:金融学院;审核:金融学院 颜晓旭)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