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财要闻

【榜样的力量·保研学子风采】 徐苏阳: 热爱生生不息,山川不止于此

时间:2025-04-11浏览:10

徐苏阳,中共预备党员文学院2021级商务英语本科生,班级思政委员。曾获2023-2024学年深圳校友会奖学金、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等各级各类奖学金三十余次获评“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科研基金项目1项,获得“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笔译省三等奖现已推免至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专业学习:刻苦中夯实基础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徐苏阳始终保持着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大一时,徐苏阳遇到了她的首位专业课老师——陈宏老师。陈老师专业严谨的英语素养、春风化雨的授课氛围、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等都深深影响着徐苏阳。她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课下还会加强练习,找陈老师请教问题。在前两年的专业学习中,徐苏阳深耕专业、稳扎稳打,多门课程成绩位于专业第一,连续三学期总成绩位列专业第一,连续四年获得校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在课余时间,徐苏阳还自学了翻译理论与技巧,考取了国际英语人才考试高级翻译证书、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取得了雅思7.0的语言成绩,并代表学校参加了“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并获得省级三等奖。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徐苏阳孜孜不倦,一心一意的学习态度也感染了身边的同学,带领班集体一起积极向上。

科研经历:求索中磨炼能力

基于前两年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大二时期徐苏阳便开始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术思维和科研能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2022年3月,发表了第一篇外刊文章;同年,主持了国家级大创目——《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小城市“特种兵式”旅游模式对策研究--以安徽蚌埠为例》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一篇论文。2024年,又基于对旅游网站文本翻译的兴趣,徐苏阳主持了一校级科研基金目——《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景区官网文本英译研究——以故宫博物院为例》,研究的初衷在于探究在跨文化交流的语境下,如何更好地传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并发表论文1篇。在徐苏阳看来,过往这些研究经历不仅丰富了的科研经验,更锻炼了的学术研究能力,也为未来从事翻译研究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社会实践:躬行中全面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本科期间,徐苏阳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曾多带领校级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目研究,获得优秀个人、优秀团队、优秀摄影师等多。此外,还参加了两国家级社会实践目——“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徐苏阳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沟通交流和组织协调能力,还深刻领悟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最终,们团队的事迹被人民网宣传报道,并且荣获了全国大学生优秀团队称号。徐苏阳说:“这是对我们努力的肯定,也是我个人成长的一大收获。”

感恩相遇,热爱为舟

在大学四年里,徐苏阳一直深深感恩着所遇见并给予帮助的人。在学校里,得到了许多老师的教诲和关怀:对学生们润物无声的张俊梅副院长;她谆谆教导、悉心关爱陈宏老师;带领进入语言学殿堂,领略学术灿烂的张磊导师。还迷茫低落时,暖心鼓励的朋友们。在参加校外社会实践和夏令营期间,徐苏阳更是收获了许多志同道合、优秀同行的伙伴,结识到了许多知识渊博、平易近人的专家教授们。在他们身上,徐苏阳真正感受到了所谓的“语言之爱不悔,天真之心不灭”的内核。在保研之路上,父母和家人们更是成为徐苏阳坚强的后盾,的母亲一直无条件地支持女儿决定,并以温柔的母爱包容在遇到挫折时的无措与沮丧。

徐苏阳与安财的故事始于2021年金秋,“诚信博学知行统一”的校训精神永记于心,敦促且行且歌,不断拓展学识边界。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荣光在。徐苏阳祝愿大家:岁月辽阔悠长,热爱生生不息,山川不止于此。

(撰稿:文学院;摄影:文学院;审核:文学院 王龙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