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陆纪刚,1993—1997年在安徽财贸学院金融学专业学习。现为上海横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晶晨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校友会秘书长。
2024年5月12日,金融学院校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会议结束后,我们在金融学院研讨室见到了校友陆纪刚。眼中有光是记者对他的第一印象,畅谈了一个小时,一个专业过硬、健谈随和的学长形象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学府砥砺 快乐成长
1993年夏末,陆纪刚从上海乘坐七个多小时的火车,来到珠城蚌埠。初到宏业路校区,陆纪刚有诸多不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轻松的大学氛围感染了他,让他逐渐适应了校园环境。
在宏业路校区,陆纪刚度过了难忘的大学四年。陆纪刚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尤为难忘。“专业课老师李加明、班主任黄华继、英语老师朱英梅,还有顾思伟、陆辉、刘展老师,我都印象深刻。”时隔二十余载,陆纪刚仍然能够准确地记起恩师的名字,并且说出诸多趣事。“在金融学院的学习,让我不断加深对金融的认识,纠正以前一些片面、错误的认识。”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就是做好资源配置,简单而言就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陆纪刚用资源配置、供血等比喻来让记者理解。
学习之余,他加入社团,在学生经济研究会负责外联与外宣工作,在社团的期刊《经济研究会》中,陆纪刚的文章经常见诸报头。在外宣工作中,他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这些优秀的同伴成为陆纪刚的标杆与榜样。“我采访过1992级的吴孝勇学长,采访过程中,他思路清晰,对人生的规划也是目标清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见贤思齐焉”,在往后的日子里,陆纪刚有意识地去接触优秀的人。现在,陆纪刚担任上海校友会的秘书长,这和他与优秀的人同行的初心相符合。“优秀的人身上总是带有闪光点,接近优秀的校友和同伴,就会受到激励和触动,激发内在动力,积极向上。”
大学期间勤工俭学的日子让他十分难忘,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去带家教,而是另辟蹊径,自己联系卷烟厂,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写调研报告、做券商分析,赚到1500元“巨款”让他高兴了许久。他还联系家具加工厂,进购书架,在学校售卖。陆纪刚十分热衷于体育活动,课间的操场上,总能看到他与同伴踢球的身影。“大学生活非常快乐。”陆纪刚这样总结自己的大学时光。
把握机遇 事业卓越
踏出大学校门的陆纪刚也曾经面临求职难题。他回到上海,投过几家企业,但因英语等短板不断碰壁,最终他进入浦发银行做审批工作。在浦发银行,陆纪刚一干就是十一年。在职期间,他表现优异,重新学习金融专业知识,自学会计、法律等相关知识,对客户分析、财务动态、财务报表等业务了如指掌,经过长期学习与经验积累,陆纪刚逐渐成长为支行的副行长。2008年,陆纪刚转到光大银行工作,不同的银行锻炼了他不同的能力:“之前我一直在做内部工作,到光大后,我逐渐从案前转到幕前,直面客户。”
2014年,乐于“瞎折腾”的陆纪刚走上了创业的道路。提到工作与创业的不同,陆纪刚笑着说:“收入从每个月都是正,转变到正负相间。”2014年6月,陆纪刚把握过桥资金的市场需求,在上海松江区成立上海横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主要做资产管理、投资咨询、实业投资等业务。公司的主要业务十分需要识人辨物,从报表、项目中判断目标公司、企业的经营现状等能力,这与陆纪刚的专业知识、前期积累有着紧密的关联。如今,上海横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有几百家客户企业,流动资金超过2亿元,固定资产超过1亿元。2019年9月,上海晶晨实业有限公司也正式运营,与上海横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相辅相成,如今运行平稳、蒸蒸日上。
从安财毕业后从业、创业多年,陆纪刚逐渐开辟出自己的一方天地。他十分感念安财,“安财的校友是安财给我的宝贵财富,上海校友会已经发展到三四千人,校友都十分优秀,我深受他们的感染,(他们)激励我进步”。陆纪刚认为,是“诚信博学 知行统一”的校训精神激励,也是工作勤奋、遇到困难内心的坚毅让自己成长并取得如今的成绩。提及对事业感受,他说:“首先做事要专业,专业基础一定要牢固,书没有白读的,读书是第一要紧的事;第二就是要勤奋、肯吃苦,提升做事效率。”
寄语母校 情深谊长
时光漫漫,二十余载弹指一挥。事业有成的陆纪刚,一有机会就会回到母校。2007年班级毕业十年聚会、在合肥举办的校友总会等活动,陆纪刚都会抽出时间参加。“校园变大了,而且越来越美,合肥中心建设得也十分漂亮。”他对合肥中心和合肥高等研究院表现出极大的兴趣。2024年,恰逢学校65周年校庆、金融学院校友会成立大会,陆纪刚再一次重返校园。他十分怀念学校的足球场,怀念在绿茵场上奔跑驰骋的时光。
提及对学弟学妹的建议,陆纪刚结合自身经历提出了三条:要提升自我的价值,“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与增值的过程,提升自己在自身领域的价值与增量,产生自己的价值,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要做好职业规划,陆纪刚认为,择业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将所学实际应用,这就需要在校时就要有目标性地学习,在网络信息十分发达的今天,可以通过多方渠道,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懂得识人辨物,了解自己的同时懂得别人的意图,善于沟通交流,培养情商。
(撰稿:特约记者 薛荣玉;审核:党委宣传部 王秋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