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求真楼301实验室,经济学院首届《低代码应用》微专业结业答辩顺利举行。本次答辩由安徽霍迹寻踪科技有限公司授课导师李睿主持,学院领导参加。
经过一学年的系统授课,采取“学用结合、学科交叉、校企联合、产教融合”的培养方式,注重理实结合,围绕数字化管理及低代码应用开发等前沿技术,将理论学习、实践教学、项目实战融为一体。其中,课程教学中超过50%为实践类模块,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字化思维和实际操作技能。此次答辩共分8个小组122人参加,各小组以车辆管理、工单管理、宿舍管理三大数字化系统为载体,通过小组PPT展示与数字化系统演示,全面呈现了低代码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创新运用。通过答辩考核以及平时考核的同学,将获得微专业结业证书、数字化管理师证书以及低代码开发师证书。
答辩会上,导师李睿从技术应用、创新亮点、实践价值等多个维度,对现场答辩的各项目小组进行了细致点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经济学院副院长周慧代表学院,对顺利完成学业的同学们表示祝贺,她表示本次《低代码应用》微专业的结课答辩成果斐然,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数字化水平和低代码开放能力,微专业的开设是对现有教学体系的有力补充,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转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企业场景和应用需求。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校企合作,推动微专业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据悉,《低代码应用》微专业是经济学院与钉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徽霍迹寻踪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由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授课,学校侧重通识课与专业课平台搭建,企业侧重专业核心与实践课程。微专业的成功举办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的有力举措,对于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贯彻落实学校“新经管”发展战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贡献了安财力量。
(撰稿:经济学院 朱伦伦 周慧;摄影:经济学院;审核:经济学院 夏光兰)